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逻辑史何以可能?

【核心提示】西方逻辑重视在命题分析基础上确定推理的有效性问题;而中国逻辑重视名(概念)、辞(命题)、说(推理)、辩(论证)各自独立的作用,尤其是强调名和辩的作用。

中国逻辑史何以成立,是我国哲学界广泛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4月27—29日,第二届中国逻辑史国际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美、法、俄等国家的60余位专家学者就中国逻辑思想形成及发展的过程、特点、核心概念等议题展开了探讨。

不同文明拥有各自的逻辑

中国是否有逻辑学?中国逻辑史何以成立?这些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

“世界三大逻辑传统说,即亚里士多德逻辑、印度正理—因明和中国名辩学(名学、辩学、墨辩)最早大概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现在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认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育说。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杨武金说,西方逻辑重视在命题分析基础上确定推理的有效性问题;而中国逻辑重视名(概念)、辞(命题)、说(推理)、辩(论证)各自独立的作用,尤其是强调名和辩的作用。

“中国逻辑有其区别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和印度因明的存在形态。”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翟锦程说。南开大学哲学院逻辑学教研室主任田立刚也向记者表示,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决定了中国古代逻辑的旨趣与目的,并不是要建构一套抽象的逻辑推理体系,而是要探求思想论证的有效工具和方法。

“不同的文明可以具有不同的逻辑”,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鞠实儿在《逻辑学的问题与未来》中认为,文明具有整体性。因此,如果不涉及全面的文明,它们的任何构成单位都不能被充分理解。显然,这些规则在不同的文明中应该具有并不完全相同的性质与功能。

搭建中国逻辑史国际研究桥梁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古代的名辩学是中国逻辑的基本形式,类推是中国逻辑的基本推理表达形式,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因明的三支作法有明显区别。“中国逻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价值。它的产生、发展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成长起来,本身既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翟锦程说。

不仅如此,中国逻辑还对创造“二进制”的莱布尼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703年5月18日,莱布尼茨在给来华传教士白晋的回信中,详细说明了二进制与伏羲先天卦序图相吻合。此后,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长久不衰,又写了《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又名《关于中国哲学的信》)一书。翟锦程认为,“从逻辑与知识体系的关系角度来看,在任何一种知识体系中,逻辑都是其不可或缺的支撑基础”。

由于种种原因,探索支撑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中国逻辑的真实面目还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刘培育告诉记者,今后中国逻辑史研究要花大力气阐释中国古代固有的逻辑体系或传统,即以《墨子·小取》和《荀子·正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名辩学、周易的符号系统和中国因明传统。

此外,中国逻辑史研究还要关注两个问题,刘培育表示,一个是亚氏逻辑及其发展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另一个便是亚氏逻辑、印度正理—因明和中国名辩学在神州大地“相互激荡,竞放异彩”的比较研究成果,这是世界逻辑史上独特的学术景观。

构建中国逻辑体系

为了对中国逻辑思想史进行系统概括和总结,并在国内外研究者间搭建桥梁、提供新研究方向,2010年,各国学者在首届中国逻辑史国际研讨会上,就编写《中国逻辑史手册》的意向达成了共识。此次会议与会者也就该手册的编写进行了讨论。

据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奋荣介绍,《中国逻辑史手册》共六部分,分别是“墨家逻辑思想研究”、“先秦逻辑思想研究(墨家除外)”、“自秦至清时期中国传统中的逻辑思想研究”、“因明逻辑在中国的传入与影响研究”、“西方逻辑在中国的传入与影响研究”与“易学中的逻辑思想”。待完成后将由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向全球出版发行。

与会学者就《中国逻辑史手册》的写作与研究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对于中国逻辑的源头问题,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认为,《易经》应该是中国逻辑的源头,其后先秦各派主张的逻辑思想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易经》的解释和发展,如儒家的正名、道家的无名、墨家的实名、名家的指名等,乃至佛教传入中国后以超名的方式刻画也是如此。

就“如何构造中国逻辑体系”这一问题,刘培育表示,中国逻辑应该包括名辩学、周易的形式系统和佛教中的因明,以此为基础,构造中国逻辑的体系,探索中国逻辑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此外,在中国逻辑思想的研究中,要关注其核心概念的历史与核心问题的发展过程,要在深入系统研究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何莫邪补充道。

第二届中国逻辑史国际研讨会由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发起,南开大学哲学院主办。(记者 吴楠 谢方)